“天空不會永遠陰暗,當烏云退盡的時候,藍天上燦爛的陽光就會照亮大地”。《平凡的世界》書簽上的一句話,就此讓我開啟了一場蘊含平凡本色的閱讀之旅,或喜或悲,沒有驚天動地的畫面,沒有華麗的語言。在那個平凡的世界、平凡的土地、平凡的生活中,卻孕育出了主人公的不平凡。
捧讀《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之前,先是對作者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作者路遙原名王衛(wèi)國,1949年出生在陜北一個貧困的農(nóng)村家庭,1988年,在甘泉縣的一孔窯洞里,完成了這部百萬字巨著。據(jù)了解,為了完成這部巨著,路遙三年準備,三年創(chuàng)作。為了擴充視野,掌握資料,他閱讀了近百部長篇小說,奔波于社會各階層體驗生活,通讀前后近十年的報紙,記錄各種事件,翻閱報紙到手指膜露出毛細血管,這些聽起來艱苦以至于荒謬的事情,卻都真實地發(fā)生在作者路遙身上。在作者本人身上,讓我們看到了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他不僅把寫作當成了一種責任,更當成了一種無比神圣的使命。而這責任的來源就是對那片黃土地的熱愛,對那片土地上生活著的平凡的人們的熱愛,那是平凡的他眼里從未平凡過的使命。
《平凡的世界》是那個年代最平凡的人,對命運的抗爭,和家庭的生存生活贏得空間。極力書寫了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的美好心靈與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
孫少平,作為一個在知識的世界里徜徉的人,堅毅剛強、沉著冷靜,更是對外部世界有所渴望,不甘于生活在落后的農(nóng)村,對自己的人生有明確規(guī)劃。上學期間,他經(jīng)常餓得難以入眠,但是貧困并沒有限制他的思想,不管在什么困難面前,他都是一個理智、善于思考總結的年輕人,一直以向上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他從未放棄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這種苦難意識給了他一個富足的精神家園,經(jīng)過自學達到了與大學生比肩的知識儲備與思想廣度。他努力用保爾·柯察金的思想支撐自己,帶給自己奮斗的勇氣和頑強不屈的理想信念。
“勞動就是幸福”在書中人物孫少安身上顯現(xiàn)的更是淋漓盡致,那個13歲就輟學幫家里維持生計的少年,立足鄉(xiāng)土,矢志改變命運,他想過各種各樣為家庭“掙光景”的法子,18歲憑借著“精明強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選為生產(chǎn)隊長,成為雙水村的“能人”。他率先響應包產(chǎn)到戶,合理分配、辛勤勞作,并在村里辦起磚廠,想著帶領全村人民一起致富......,這些讓我們看到了作為農(nóng)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勤勞耕作,只想在血汗的澆灌下獲得一些養(yǎng)家糊口的“食糧”。
雙水村、孫少安以及孫少平的世界是平凡的,他們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個村、一個人,但是路遙卻在平凡中讓我們看到了不平凡。由此,不禁讓我想到,在萬畝鹽田里辛勤勞動的“工匠”,何嘗不是那個平凡中的不凡之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鹽民到鹽工,進而推動產(chǎn)業(yè)工人由“工”到“匠”的轉(zhuǎn)變,無不告訴我們,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奮斗推進時代進步。
在與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里的人相比起來,我們何曾經(jīng)歷過頓頓喝清湯,一家人只有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的日子。在經(jīng)濟社會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新時代,在物質(zhì)生活足夠豐富的今天,我們?nèi)匀皇瞧椒仓械囊环葑樱^不能平庸,我們雖微不足道,卻一定要活出屬于自己的生活。對于這部小說所帶來的感受,不知用何種言語來表達,但卻被書中人物的精神一直激勵著,它讓我們擁有了面對挫折的勇氣和不懈追求信念的動力。人的一生不可能平平坦坦,有酸甜苦辣,也有悲歡離合,所以每當我們遇到工作或生活上的困難時,只要用積極的心態(tài)、頑強的意志和足夠的智慧勇敢地去面對,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都是有辦法可以解決和改變的。
《平凡的世界》讓我們明白了腳踏實地的可貴,一切不切實際的空想和幻想都是不可取的,作為生逢其時的當代青年人,施展才華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xiàn)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在平凡的崗位,平凡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學會在逆境中歷練心智、增強學識,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不向困難低頭。奮斗的真正含義不僅僅是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更要有堅守初心的執(zhí)著和勇毅前行的擔當。(許東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