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資排輩的歷史可追溯到 1500年前,始作俑者是北魏吏部尚書崔亮。崔亮上任時,正趕上武官得勢,太后下令選拔武將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中做官,但位少人多,崔亮建議:不問賢愚,完全根據年頭任用官員。于是,久滯官場者交口稱贊崔亮能干。
事實上,選人用人論資排輩,只看資歷、漠視貢獻,優劣不分、獎罰不明,在相當程度上挫傷了眾多官員的進取心,大多數人不再注重個人能力的提高,碌碌無為只求平安,不愿冒風險糾正不良現象。《魏書》評論這一做法時說道:“魏之失才,從亮始也。”崔亮的做法表面上看是安撫了上上下下的權勢集團,然而最終卻使北魏失去了人才,從而逐漸走向衰落。
論資排輩固然倍受爭議,然而即使在今天仍舊屢見不鮮。我們不時會發現有些單位在任用干部時往往過于注重資歷而忽視了能力,這無疑會打擊一些年輕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如果都照此規則,千軍萬馬熬年頭,上上下下比輩分,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選拔和任用干部的方法,任人唯賢始終是空談。
任人唯賢,要求領導干部必須識“賢”。應該在實際工作中考察人才的德行、知識、能力、觀念等綜合素質,用實踐的結果來甄別賢愚,根據綜合業績判斷工作能力強弱,全面、公正、歷史、發展地識別賢才。注重主觀努力還要考慮客觀效果;注重短期效益還要考慮長遠利益;注重偶然現象還要考慮一貫表現。這種實績的考察應該是定性、定量的結合,讓結果全面、準確、合理。
任人唯賢,要求領導干部必須用“賢”。應該根據人才的實際能力安排相應職務,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使人與事相得益彰,最大限度調動人才的積極性。
任人唯賢,要求領導干部還必須扶“賢”。 將年輕干部扶上了馬后,還應該再送上一程,在工作中給予人才悉心的指導,主動傳授經驗,同時積極為人才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幫助新提拔的年輕干部盡快轉換角色,全身心投入工作。長期以往,相信定會有助于我們各項事業的成功。
北宋的歐陽修在《為君難論上》談到:“用人之術,任之必專,信之必篤,然后能盡其材,而可共成事。”指的就是上述道理。現在,相關部門一再強調要根據能力選拔和獎懲干部,對重要崗位進行公推公選,并已經逐步實施推廣,想必正是意識到應該破論資排輩之風、興任人唯賢之道的結果,值得擊掌叫好。(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