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鹽曬制技藝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2008年已被省政府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技藝,無論從形制、功能和表意上,還是從生產性、實踐性和核心工藝創造上,都具有極高的知識產權價值,是需要人們倍加保護和傳承的。
大海是個大鹽庫!全世界海水里的鹽分足足有5億億噸,倘若把所有海水中的鹽全部提取出來,鋪在陸地上,那么地面就得平均增高150米。鹽如此之多,是今人計算出來的,古人并不知曉。那么,鹽是如何被人們發現并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呢?
“夙沙氏煮海為鹽”向來被視為我國海鹽生產之始,說明早在距今五千年的神農時代,生活在大海岸邊的部落已利用海水煎鹽了。據專家推測,原始人最初煮鹽的容器極可能是天然成形的凹形片狀石器,后人改用陶器,利用金屬器皿煮鹽,極可能肇始于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廣泛應用。
在人類發展史上,人工鉆燧取火、陶器發明和煮海制鹽是構成人類飲食文明的三個基本條件。中國是一個文化古國,也是世界上鹽業歷史最長的國家之一。淮北制鹽工藝的演繹,不過是中國海鹽生產的一個縮影,它大體經歷了從海水煮鹽到天日曬鹽的兩個漫長過程。熾熱的紅色火焰與藍色的海波凝結了瑩潔的食鹽,編織了一幅海鹽文化的絢麗篇章。
淮北煮鹽生產見諸文字記載始于漢代。《史記•平淮書》說:“……愿募自給費,因官器作煮鹽,官與牢盆”。意思是官府提供煮鹽的器具,雇工煮鹽,發給費用,從此制鹽才開始成為一種正式的行業。那時,淮南、淮北鹽區的生產方式基本一樣,都是煮海為鹽。因為海水中含有百分之三的鹽分,在熬煮過程中,蒸發掉水分,咸水漸漸濃縮,最后結晶為鹽。煮鹽又稱熬鹽、煎鹽。從事煎鹽的人叫“灶戶”,戶有鹽丁。煎鹽的鹽灶分為官辦與民辦兩種,商人出資辦的稱之人“商亭”,鹽民自辦的稱之為“灶亭”。明嘉靖年間,兩淮巡鹽御史雷應龍,總結煮鹽生產主要設施:“以鹵池為本,以草蕩為資,以鐵盤為器,以灶房為所,有一未備,煎鹽有妨。”灶民煎鹽,必須有蕩田。“蕩為草源,草為鹽母”。元朝為了煎鹽,廢除了淮北的洛要、惠澤兩場,使之變為草蕩,供板浦場砍草煎鹽之需。
古代煮鹽容器,主要有三種,即鐵盤、竹盤和鑊子。明代鐵盤稱盤鐵,直徑10尺左右,盤邊高1.1尺,由數塊鐵葉合成,每片之間有銷釘鉚合,經鹵汁彌縫,成為一盤。清代兩淮熬鹽鐵盤每口重三四千斤至五千斤,每晝夜熬鹽五、六百斤。竹盤煎鹽是一項發明創造。竹盤是易燃物,而當其里外涂以蜃灰后,變成了輕巧耐火的煎鹽器具。蜃灰是用海邊牡蠣之類的貝殼煅燒而成。竹盤容量大,一晝夜可產鹽5000斤,每只竹盤僅用10天。鑊子為宋代鹽戶家家備有的小型煎鍋,一家通夜可煎兩鑊,得鹽60斤。
海水煎鹽工藝,大致可分為直接煎煉和淋鹵煎鹽兩種方法。應看到,從直接用海水煮鹽演進到制鹵煮鹽,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在宋代或唐代實現了突破,是海鹽生產工藝過程中一個重大進步。,
直接采用海水煮鹽法是:一側為波翻浪涌的大海,幾個灶民用長柄勺直接挹海水倒入水桶,另有兩人挑海水倒入鍋灶上方的水池中。水池與鍋有管子相通,可加海水入鍋。灶口有人添柴管火,灶旁有人不斷用鹽鏟將鍋內已結晶的食鹽撈入旁置的缸內,另有數人將成鹽送往鹽倉中貯存。
淋鹵煎鹽工藝主要是:刈草于蕩,燒灰于場,曬灰淋鹵,歸鹵于池,煎鹽于盤。灶灰被保存下來用于鹵水生產。鹵水上灶之前,需要用古蓮子測試其濃淡厚薄。這種技法是我國古代鹽民的一大發明,至遲在宋代已廣泛使用,計有“五蓮法”和“十蓮法”等。這種測試海鹵濃度的技術,與現代通用的波美表測定液體比重的原理是相同的。為提高煎鹽效率,還要在盤中放入皂角,因其水解后的生成物會促進鹽水的飽和,加速食鹽的結晶過程。
淮揚之鹽產于海州一帶。潮來時汪洋無際,潮退后彌望皆白。遂各依界域,取其潮水入鍋熬成鹽。而煮之者,就是鹽丁,無月無日不在火中。最可憐者,三伏之時,前一片大灶接聯而去,后一片大灶亦復如是。居其中熬鹽,真如入丹灶內煉丹換骨一樣!其身為火氣所逼,始成白,繼而紅,繼而黑,皮色成鐵,肉如干脯。
從傳說中的夙沙氏到公元1500年的明代,海水煮鹽的歷史差不多延續了三千多年。直到民國建立的二十世紀初,在海鹽產區一直存在著煮海為鹽這一生產方式。
曬鹽是以海水為原料,以鹽灘為主要設備,以太陽和風力為能源,將海水提煉濃縮成鹵水,放入結晶池內曝曬成鹽。這是一次海鹽生產上的工藝技術革命。海水曬鹽法始于何時?說法不一。大多數人認為宋、元以前二法兼用,明代純用曬法。其實,改煎鹽法為曬鹽法是沿海鹽民在生產實踐中摸索到的成功經驗。
有關海鹽曬制技術的起源,還有一種說法。清初康熙年間,由一名天主教傳教士將天日制鹽法傳入我國,為了謀取公利,康熙大帝主張將此法在全國推廣。首先在今河北省沿海開建了模范鹽田。之后,又將此法通告各省,并命令各地方官,在適于制鹽的沿海地區,采用獎勵的辦法結集民眾開建鹽田,結果在全國沿海紛紛興起。這種說法應該與史實不符的。
《明史•食貨志》載:“淮南之鹽煎,淮北之鹽曬。” 就是說在明末,淮北的海鹽生產開始逐步向筑灘引納海水灘曬制鹽過渡。至于設施與工藝,嘉慶《兩淮鹽法志》有詳述:“每灶每甏磚石為一曬池,旭日晴霽,挽坑井所積鹵水,滲入池中曝之。”當時結晶池的池面都是用磚頭鋪成,用薄片石立起來,作格埝。結晶池很小,單池面積僅一公畝左右,灌池時放進適量的飽和鹵水,收鹽時將老鹵排掉,用竹梢扎制的掃帚將池面上薄薄的一層鹽掃起,堆積成小堆,再用竹筐挑到大鹽廩。當時這種采鹽方法叫“掃鹽”。直至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在淮北鹽場還可見到這種掃鹽情景。
淮北灘曬技術不斷改進,從分散的小型磚池灘曬逐漸向大型的泥池灘曬過渡。它是鹽民創造出來的新生事物,由于泥池本身具有投資省、鹽質好和工效高的優越性,在實踐中漸漸被人們認同了。泥池的興起,使淮北產鹽比重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末改灘前淮北產鹽只占兩淮鹽產量的20%,改灘后淮北鹽產量占86%。從而奠定了淮鹽在我國鹽業生產上的重要地位。
千百年來,淮北鹽業一直在露天生產,于是流傳“睜眼打魚瞎種田,產鹽還得靠老天”的民諺。為了從根本上扭轉“云彩縫里奪海鹽”的狀況,上世紀六十年代,鹽業科技工作者,創造了一項新工藝??塑料薄膜苫蓋結晶池,就是在產鹽的結晶池上苫蓋一塊一池同等大小的塑料布,并在加高了的結晶池堰上,安裝一套收放自如的機械裝置,雨前舒展,雨后收攏。這項新技術的試驗成功,是海鹽生產工藝上的一次大革命,它對解決江蘇鹽區多雨氣候下爭取原鹽的高產、穩產、優質起了重大作用。同時,陸續在全國各地海鹽場推產應用。可以說,這一生產技術是兩淮鹽業生產的一次高水平的技術革命,它徹底改變了鹽業生產因降雨而被迫中斷的被動狀況,使淮鹽能常年制鹵、常年結晶。塑池制鹽在生產工藝上有三個特征:
一是塑池結構設置合理。特別是蒸發池和結晶池比例必須科學。如果蒸結比過大,就會出現鹵水過剩,影響產量;如果蒸結比過小,則會出現鹵水不足,使用循環鹵和出現干曬現象,不僅影響產量,更會影響質量。因此確定蒸結比很關鍵。在實踐中,鹽工們總結出一般對口灘蒸結比為三比一,三大集中式灘地蒸結比為二比一。這樣的設置十分有利于生產。設計科學的池埝規格也很重要。江蘇鹽區塑苫結晶池面積以15公畝居多。池埝的高度一般在70公分以上,因為一年收一次鹽,鹽碴厚一般在15公分上下,鹵水深度在20-30公分,因此,池埝只有達到70公分,才能滿足生產需要。為結晶池加上塑布是一場偉大、科學的革命。要想多產鹽、產好鹽,安裝塑苫布就顯得十分重要。其方法是將塑布一端固定在池埝墻上,另一端置于浮木板上,扣好繩索,固定在埝外木樁上。同時在結晶池上安裝一套能收能放的塑料薄膜裝置。如果下雨了就將薄膜放開,浮蓋在結晶池內的鹵上,達到遮雨進池的目的。雨后再將薄膜拉擾卷起,放在池埝邊,以備再用。
二是對塑曬技術要求更高。比如講,結晶池灌鹵多深,都有標準,一般情況下一級池初灌25公分,終止深度不低于18公分,雨季前達到30公分。二級池初灌20公分,終止深度不低于15公分,雨季前25公分。鹵水質量的要求是:一級池終止鈉鎂比值3以上,二級池終止鈉鎂比值1以上。在收放塑料薄膜技術上鹽工們也總結出諸多的經驗。比如說:“三個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利用蒸發量,最大限度排出淡水,最大限度減少鹵水跑漏。再比如:“四個及時”即雨前及時苫蓋,雨中及時排淡,雨后及時收布,塑布損傷及時修復。這些工藝的技術要求使江蘇淮鹽的生產有了飛速提高。據資料顯示,1948年,采用泥池工藝生產,全省一年產鹽48萬噸,1978年推廣塑池結晶生產后,每年以1倍的增幅顯著提升鹽產量。到1986年,全省共產鹽260萬噸,是1948年的5倍多。
三是最終達到的效果十分明顯。突出表現在增產上。采取塑苫新技術后,雨水的排除由過去的30%提高到95%,蒸發量的利用由過去的57%提高到85%,起到明顯的增產效果。同時,也表現在優質上。塑苫結晶為推廣新、深、長的工藝提供理想的條件,從而保證了淮鹽質量的提高,氯化鈉的含量由過去的88%上升到95%以上。由于有了質量保證,淮鹽一度時期曾遠銷日本、韓國。不僅如此,職工的勞動負荷大為減輕,而且在管理上也更加方便。機械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壓格、收布、收鹽全部實行機械化。
淮鹽不僅是一部文化史,而是一部斗爭史和革命史。由于淮鹽的突出地位,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淮鹽資源是帝國主義列強掠奪的重要目標。民國時期,袁世凱以鹽稅、關稅作為抵押,向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借款,鹽稅由此落入洋人之手。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后,兩淮鹽場遭受了天災人禍的空前劫難,鹽業生產受到極大影響。抗日戰爭期間,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也先后進入蘇北、蘇中,部分鹽場回到人民手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江蘇鹽場廣大軍民同日本侵略軍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許多志士為鹽場的解放獻出了生命,廣大鹽工、鹽民恢復發展鹽業生產,組織好鹽稅收入,支援前線,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提供了重要財源。
建國以后,淮鹽作為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而得到迅速發展。從“一五”規劃起,鹽場開始向著鹽田結構合理化、工藝科學化、生產機械化和納潮、制鹵、結晶、集坨集中的“三化四集中”方向不斷進行技術改造,鹽業生產得到較大發展,鹽場落后面貌很快得到改變。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淮北鹽場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貫徹“以鹽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改變了單一產品的經營格局和產品結構,形成了多業發展的新格局。通過深化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調整經濟結構,實施食鹽產品升級換代戰略,促進發展,取得了喜人成績,對保證全省鹽的供應和發展鹽業經濟,發揮了積極作用。
河海交匯,日月催生,海陸轉換,滄桑變化。淮鹽,這個“綠色食品、美味之源”,將沐浴著新世紀的風雨,走過落后和艱辛,走進市場經濟的萬里晴空,走進改革開放的萬紫千紅的春天。
如果在新式灘地收鹽的時候去參觀,那富饒的鹽鄉風光,定使你迷戀忘返。堤外是金色的海,堤內是銀色的灘,灘上每塊結晶池里,鹽層又厚又白,猶如巧匠鑲上的一片純凈的大理石,滿眼是亮閃閃、明晃晃的白鹽,仿佛是來到了一個玉琢冰雕的世界。遍灘人聲喧騰,馬達轟鳴,一輛輛嶄新的收鹽機行駛在鹽池里,傾刻,白鹽如同銀珠雪粒飛瀉進自卸式翻斗車里。在另一些池里,牽引機軋軋響個不停,鹽工穩穩掌握扒鹽斗的扶柄,扒鹽斗在牽引機的帶動下,犁起厚厚的鹽層,嘩啦嘩啦地向設在鹽池中心的喂料口移去。白鹽源源不絕吸進粗長的管道,輸往大廩集中儲存。
淮鹽經過深層次發展,如今已被濃郁的文化氛圍所包裹。淮鹽人以“共架金橋、同享卓越”為核心價值觀,以“彰顯鹽的品質,創造金的價值”為莊嚴使命,正在為淮鹽曬制技藝的傳承進行不懈的努力。鹽來自大海,有大海般廣博的胸懷;鹽是陽光的結晶,有陽光般的心態;鹽溶化自己健康人類,奉獻社會;鹽乃方正的透明結晶體,方方正正才是根本。這些思想精髓與淮鹽曬制技藝一樣都需要發揚光大的。(盧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