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梳理發現“兩虎同日被雙開1年后同日被訴,通報首用“家風敗壞 ”。這“兩虎”分別是中共河北省委原書記、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周本順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原局長楊棟梁。這雖是對“舊聞”的再加工,卻將“家風敗壞”問題鮮明地提了出來,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對于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這樣的案例無疑具有重要警示意義。
盡管中紀委的通報首用“家風敗壞”一詞,但落馬官員存在家風問題卻較為普遍,“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配偶子女謀取利益”的情況更是常見。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15年2月13日至12月31日,中央紀委共發布34份部級及以上領導干部紀律處分通報,其中有21人違紀涉及親屬、家屬,比例高達62%。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其中,不少領導干部“前門當官,后門開店”,不僅在前臺大搞權錢交易,還縱容家屬在幕后收錢斂財,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響經商謀利、大發不義之財。還有些領導干部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將自己從政多年積累的“人脈”和“面子”,悉數用在為親屬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事實證明,家風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領導干部的道德水準和價值取向,最終還會影響到黨風政風。
在年初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了家風問題,并且引用“莫用三爺,廢職亡家”來告誡領導干部。這是清代官場上流傳的一句諺語,“三爺”其實是指三種人:“子為少爺,婿為姑爺,妻兄弟為舅爺”。如果領導干部對親屬任意放縱,親屬再利用裙帶關系狐假虎威,最終就不免落得“廢職亡家”的結局。這樣的歷史經驗,即便放到今天依然十分受用。這是對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一種現實提醒:必須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時,嚴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絕不可讓他們任意逞威弄權,尤其不可一味任用至親,“一用子弟至親,百弊叢生”。而對于司法機關來說,面對干部子弟的違紀違法行為,絕不能投鼠忌器、看領導顏色、搞選擇性執法,必須公平執法、從嚴處理,為推動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提供司法剛性約束。
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既需要內在培育,也需要外在制約。在培育良好家風方面,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優良的“家規家訓”值得借鑒,比如《孔氏祖訓箴規》告誡子孫出來做官的要真正感知百姓疾苦,做到克己奉公;《顏氏家訓》要求后人重視早教、正途取仕,斥責通過歪門邪道求取官職的行為,等等。領導干部完全可以從中汲取養分,將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和現代化理念結合,用在“修身齊家”上。與此同時,今年起開始實施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第八條明確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上海、北京、廣東、重慶、新疆等地還相繼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的規定(試行)。從家風建設層面上來講,這些配套制度的構建將形成一種倒逼力量,斬斷領導干部和親屬之間灰色利益鏈,建立起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的家庭關系。
“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領導干部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只有在家風上嚴起來、實起來、純凈起來,才不會出現更多的“家風敗壞”,才不會導致更多的“廢職亡家”。(司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