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無止境地學習,是每一個智者所必需的。人要想不斷地進步,就得活到老、學到老。在學習上不能有厭足之心。
"活到老,學到老",這是毛澤東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他一生讀書學習的真實寫照。他常說:飯能夠少吃,覺能夠少睡,書不能夠不讀;讀書治學,一是要珍惜時間,二是要勤奮刻苦,除此以外,沒有什么竅門和捷徑。因此,無論是在戎馬倥傯的戰爭年代,還是新中國成立后的革命和建設時期,為了求知,為了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問題,毛澤東孜孜不倦地從超多的書籍中汲取營養。他總是擠時間讀書,有時白天實在忙但是來,就減少夜晚的睡眠時間來讀書。據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毛澤東每一天的睡眠時間很少,有時讀書就像工作一樣,常常是通宵達旦。即使每次外出,毛澤東也總要帶些書,或者向當地借些書來讀。
知識就是力量,只要你堅持不懈地學習,你明白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這對你的成長和事業的發展是十分有價值的。人就是在不斷的學習中發展和壯大起來的。在佛教里,盤達特是鳩摩羅什小乘佛教的老師,但是之后他又拜鳩摩羅什為大乘佛教的老師;大乘小乘互為師,成為中國佛教的美談。又因為孔子不恥下問,拜童子項橐為師,故而成其為孔子。不學習就沒有進步,就難以取得輝煌的成績。
師曠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音樂家。一天,師曠正為晉平公演奏,忽然聽到晉平公嘆氣說:“有很多東西我還不明白,可我此刻已70多歲,再想學也太遲了吧!”師曠笑著答道:“那您就趕緊點蠟燭啊。”晉平公有些不高興:“你這話什么意思求知與點蠟燭有什么關系答非所問!你不是故意在戲弄我吧”師曠趕緊解釋:“我怎敢戲弄大王您啊!只是我聽人說,年少時學習,就像走在朝陽下;壯年時學習,猶如在正午的陽光下行走;老年時學習,那便是在夜間點起蠟燭留意前行。燭光雖然微弱,比不上陽光,但總比摸黑強吧。”晉平公聽了,點頭稱是。人生感悟:活到老學到老知無涯,生有涯,活到老學到老。自誕生之日起,學習就成為整個人類及其每一個個體的一項基本活動。從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學習將伴隨人的整個生活歷程并影響人一生的發展。古人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沒有止境地學習,是每一個向上者必要的。人要想不斷地進步,就得活到老學到老。在學習上不能有厭足之心。之所以提出終身學習的觀點,因為人類幾千年積累下來的知識文化,豈是只用短短幾十年的一生能學得完的呢故先賢莊子曾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何況現代社會的知識壽命大為縮短,個人用十幾年所學習的知識,會很快過時。如果不再學習更新,立刻就進入所謂的“知識半衰期”。據統計,當今世界90%的知識是近三十年產生的,知識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而且,人的潛力就像電池一樣,會隨著時間和使用而逐漸流失。因此,人們的知識需要不斷“加油”、“充電”。當今時代,世界在飛速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人們要適應變化的世界,就務必努力做到活到老、學到老,要有終身學習的態度。以老人為例,也得學會如何使用洗衣機、微波爐甚至是電腦,不然享受不了科技帶來的樂趣與便捷。終身學習這方面,魯迅先生是榜樣,先生在臨死前一個小時還在寫文章呢!還有華人首富李嘉誠,他每一天晚上看書學習,這個好習慣已堅持了幾十年。更有甚者認為,只是“活到老,學到老”還遠遠不夠,比爾·蓋茨就講過一句話:在21世紀,人們比的不是學習,而是學習的速度。在現今的企業環境里,沒有打不破的鐵飯碗。你的工作在這天可能不可或缺,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明天這個職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們務必用不斷學習來防患于未然。世間有“知足者常樂”一說。而且,大多數人都承認,知足常樂是一種美德。的確,這是一種美德。但是,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環境,知足常樂的道理也是如此。在物質生活上,知足者常樂。如果不知足,就永遠不會有幸福。而在事業上,在學習上,總是知足就會裹足不前。所以,在學習上,要明白精進才行。未來社會的競爭,必將會從這天的人才競爭轉向學習潛力的競爭。我們每個人,都就應樹立終身學習的全新理念,并做到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真正實現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據美國人力資源協會統計:一個人工作后,如果每一天對他自己的工作職業花一個小時的時間學習,這樣連續學習三年,這個人就會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如果連續學習五年,他將成為這個行業國家級的專家;如果連續學習八年,他將成為這個行業世界級的專家。
我們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吸收某一領域的全部信息,因此,我們務必把握學習的機會,花時間去充電,才能放電。活到老,學到老!只要不斷學習,機會就會不斷!
越努力,越幸運!!!!(臺南供電所 祁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