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召開民營企業、制造業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座談會,建立溝通交流機制,加強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落實落細穩增長政策舉措,制定實施重點行業穩增長的工作方案;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壯大新興產業,釋放產業升級動力……時至年中,記者注意到,多方正抓住經濟恢復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謀劃出臺、抓緊實施新一輪穩增長政策舉措,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回穩向好。
今年以來,企業生產穩步推進,工業經濟保持平穩運行。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2.6%,降幅較4月份收窄5.6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收窄,企業利潤呈現穩步恢復態勢。6月份,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1,比上月上升0.2點,結束連續3個月下降態勢,且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
從行業層面來看,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運行研究室主任喬寶華對記者表示,今年1至5月,我國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6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有20個行業增加值增速較一季度加快或降幅收窄,行業增長面和改善面分別為63.4%和48.8%。其中,電氣機械、汽車制造、鐵路船舶、儀器儀表、有色、化工等行業同比增長6.9%-15.7%,兩年平均增速領先規上工業平均水平,是拉動工業生產企穩回升的重要行業支撐。
不過也要看到,工業經濟仍面臨增長動力不強、需求不足等問題。喬寶華說,國際市場方面,全球需求萎縮加大出口下行壓力,部分領域跨國公司加速調整全球布局;國內市場方面,內需仍有待進一步恢復,需求不足拖累價格下行制約效益改善,企業投資信心還需要進一步增強。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員盛朝迅對記者表示,從下階段看,工業生產仍然面臨一定壓力。但經過長期發展,我國建成了全球最為完整的工業體系,配套較為完善,具備良好的適應形勢變化的能力。要加快工業經濟向創新驅動轉型,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抓住經濟恢復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近期多方正積極部署,釋放加大力度穩增長的信號。
7月6日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要求,“及時出臺、抓緊實施一批針對性、組合性、協同性強的政策措施”“深入了解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改進政策舉措,進一步提振信心、穩定預期”等。
根據國務院部署安排,近期多部門接連召開相關企業座談會或圓桌會,聽取企業經營情況、問題訴求及意見建議。
其中,針對工業領域,工信部7月6日、7日連續召開制造業企業座談會、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圓桌會議,面向電子、石化化工、鋼鐵、裝備制造、汽車、食品、輕工紡織、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行業領域的企業,就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行業平穩運行、促進專精特新發展進行深入交流,并明確要“健全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認真研究企業提出的困難問題和意見建議,提出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加強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等。
持續加強政策供給,還將進一步聚焦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工信部此前提出,針對機械、石化、輕工、汽車、電子等支柱行業,分業施策、分類研究制定穩增長措施。支持工業大省“勇挑大梁”,支持各地區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增長目標。
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勢頭,離不開進一步釋放產業升級動力。國家統計局、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至5月,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2.8%;航空航天器及設備、智能車載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9%和33%,新能源汽車和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增長37%和53.6%。目前重點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9.4%,累計培育出1700余家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多部門獲悉,更多支持舉措將進一步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包括“打造一批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5G、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智能網聯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發展”“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大力推進5G、千兆光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等,持續激發內生動力。
在業內專家看來,系列舉措和部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及時性和可操作性,有望進一步穩預期強信心,持續提升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隨著穩增長舉措持續發力見效,企業生產動力將進一步增強,新產業、‘數實融合’成為增長新動能,對工業生產支撐不斷增強。”喬寶華建議,下一步通過放寬新興領域市場準入、加強項目用地保障、投資便利化等措施,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增強企業投資信心。
盛朝迅表示,發展新興產業是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孕育成長壯大的過程。要持續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優化要素資源配置,推動重點產業鏈協同發展,補短板、鍛長板,對工業經濟持續恢復形成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