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供給體系適配性、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途徑。
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日前介紹,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明顯加快,智能制造深入推進,各地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8000個。當前,我國智能制造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與制造強國建設的目標相比,仍有很大優化提升空間,還需加強弱勢環節研發,夯實基礎領域,推進全產業鏈條同步發展。
智能制造發展水平關乎我國未來制造業的全球地位。智能制造被視為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原因在于其能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重塑中國制造新優勢。中國制造的低成本優勢正不斷減弱,而智能制造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能實現自感知、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自學習等,貫穿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各個環節,有效提高了制造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可以說,智能制造是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供給體系適配性、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途徑。
作為制造大國和網絡大國,我國有著發展智能制造的良好基礎。我國制造業規模已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是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整的制造業,這為智能制造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同時,我國互聯網產業迅速壯大,形成了一批互聯網領軍企業,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具備了領先的技術能力,尤其在商業模式和應用服務方面優勢明顯,這為智能制造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基礎。當前,我國智能制造涌現出虛擬驗證、共享制造等新場景、新方案、新模式,新型制造模式已經從概念框架走向落地實施,智能制造國際合作也不斷持續深化。
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發展水平不均衡。首先表現為相關技術和產業發展水平不均衡。近年來,發展智能制造所依賴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迅速,但工業軟件、關鍵基礎零部件、關鍵工藝等領域仍受制于人,比如機床、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底層操作系統、嵌入式芯片等,仍落后于部分發達國家,亟待補齊短板,夯實底層技術基礎,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其次智能制造主體發展水平不均衡。我國制造業本身也存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有的正在推進工業自動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有的剛剛實現了工業自動化,有的甚至還處于大規模制造機械化的程度,需要并行發展,既要在改造傳統制造方面“補課”,也要在智能升級方面“加課”。尤其是與大企業相比,大量中小企業因為轉型意識不足、資源匱乏、基礎設施薄弱等因素,在智能制造方面存在“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的困境。還需加強示范引領、注入資源,推動搭建資源和能力共享平臺,針對中小企業共性需求推出輕量級、低成本、標準化的解決方案,帶動中小企業加快智能制造步伐。
需要注意的是,智能制造是手段而非目的,不能為了智能制造而盲目上馬智能制造。比如,我國制造業存在著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如果不做好分類施策或不解決基礎不強的問題,硬要進行智能升級,那就像如虎添翼的“翼”沒有添在老虎身上,投資巨大卻沒達到理想的效果。當前,工業4.0、企業上云、邊緣計算、深度學習等與智能制造有關的概念和技術太多,讓不少企業眼花繚亂,還是應立足實際,本著長遠規劃、逐步實施、重點突破的原則,徐徐圖之,以“鼎新”帶動“革故”,穩步提升智能制造總體水平。
智能制造是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供給體系適配性、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途徑。
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日前介紹,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明顯加快,智能制造深入推進,各地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8000個。當前,我國智能制造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與制造強國建設的目標相比,仍有很大優化提升空間,還需加強弱勢環節研發,夯實基礎領域,推進全產業鏈條同步發展。
智能制造發展水平關乎我國未來制造業的全球地位。智能制造被視為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原因在于其能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重塑中國制造新優勢。中國制造的低成本優勢正不斷減弱,而智能制造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能實現自感知、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自學習等,貫穿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各個環節,有效提高了制造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可以說,智能制造是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供給體系適配性、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途徑。
作為制造大國和網絡大國,我國有著發展智能制造的良好基礎。我國制造業規模已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是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整的制造業,這為智能制造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同時,我國互聯網產業迅速壯大,形成了一批互聯網領軍企業,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具備了領先的技術能力,尤其在商業模式和應用服務方面優勢明顯,這為智能制造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基礎。當前,我國智能制造涌現出虛擬驗證、共享制造等新場景、新方案、新模式,新型制造模式已經從概念框架走向落地實施,智能制造國際合作也不斷持續深化。
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發展水平不均衡。首先表現為相關技術和產業發展水平不均衡。近年來,發展智能制造所依賴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迅速,但工業軟件、關鍵基礎零部件、關鍵工藝等領域仍受制于人,比如機床、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底層操作系統、嵌入式芯片等,仍落后于部分發達國家,亟待補齊短板,夯實底層技術基礎,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其次智能制造主體發展水平不均衡。我國制造業本身也存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有的正在推進工業自動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有的剛剛實現了工業自動化,有的甚至還處于大規模制造機械化的程度,需要并行發展,既要在改造傳統制造方面“補課”,也要在智能升級方面“加課”。尤其是與大企業相比,大量中小企業因為轉型意識不足、資源匱乏、基礎設施薄弱等因素,在智能制造方面存在“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的困境。還需加強示范引領、注入資源,推動搭建資源和能力共享平臺,針對中小企業共性需求推出輕量級、低成本、標準化的解決方案,帶動中小企業加快智能制造步伐。
需要注意的是,智能制造是手段而非目的,不能為了智能制造而盲目上馬智能制造。比如,我國制造業存在著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如果不做好分類施策或不解決基礎不強的問題,硬要進行智能升級,那就像如虎添翼的“翼”沒有添在老虎身上,投資巨大卻沒達到理想的效果。當前,工業4.0、企業上云、邊緣計算、深度學習等與智能制造有關的概念和技術太多,讓不少企業眼花繚亂,還是應立足實際,本著長遠規劃、逐步實施、重點突破的原則,徐徐圖之,以“鼎新”帶動“革故”,穩步提升智能制造總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