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善芳
近日,徐圩投資公司一殘疾職工家中店鋪突遭火災,真是屋漏偏逢連雨天,這場大火毫不留情地燒盡了店中近20余萬元的物品。望著火災后殘存的焦黑四壁,一家老小止不住的嘆氣。這無奈的嘆息聲不僅牽動著集團及徐資公司領導的心,也牽動著公司分會及同事們的心。
公司及時為他們送來了集團及徐圩工會捐助的一萬元救助金,同事們在分會的倡議下更是自發地進行了捐助活動。大家紛紛解囊,就連家庭生活比較困難的同事也二話不說紛紛響應。那些安慰的話語是樸素的,那些捐出的金額是有限的,但那一顆顆善良的心卻是無價的。我感動于這樣的場景與這樣的情懷,久久不能平靜。
天地有大美,皆因人心有大善!羅素曾說:“在一切的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一點善舉也許就會溫暖甚至挽救一個絕望的靈魂。只有心存希望,心存善念,心靈的天空才會晴朗,生活才會充滿陽光。
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在如今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我們不得不悲哀地承認,許多人已經逐漸隱藏了那份最初的善心,甚至已經丟掉了這份寶貴的品質,取而代之的是冷漠、自私,真正做到了“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于是就曾經發生了倒地的老人無人扶,小悅悅被汽車反復碾壓無人助的令人悲憤的事件。但善良是人之本性,在廣闊的天地間我們仍看到了善心的身影。諸如普通送水工茹向輝,雖然他捐出的錢也不多,但他卻以兩毛錢慈善踐行著草根慈善,他說:“愛心不在于錢多錢少,而是在于做還是不做,我會一直做下去!”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善的美好。“拾荒老人”韋思浩生前本可以拿著退休金同大多數老人一樣過著幸福快樂的晚年生活,但老人卻幾十年如一日,選擇過著粗茶淡飯、居所簡陋的生活。他不僅拿出退休金捐資助學,同時還將拾荒所得也化名捐給那些上不起學的偏遠山區的孩子們。韋思浩老人用一顆善良的心溫暖著這個世界。在這個許多人因“向錢看”而成為“精神的貧窮者”的社會中,我們的拾荒老人拾起的不僅是“現實中的荒物”,更是為人們拾起了“精神中的荒物”。
我很慶幸,自己能生活在一個如此有愛的企業。這些愛遍及企業的每個角落,大到集團為職工精心創建的“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小到公司為職工用心打造的“愛心超市”或職工“微心愿服務”平臺,更不必說那些當身邊同事突遇災禍,大家所伸出的那一雙雙溫暖的雙手……
一沙一石,堆積成塔,一涓一流,匯聚成洋。善良如同人類的精神支柱,讓人們不再孤獨悲傷。法國作家雨果曾說:“善良的心就是太陽。”那么,讓我們心植陽光,做一個溫暖的人,心懷善念,讓世界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