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2之泰西,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被闺蜜男朋友强肉H高干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企業文化 工投文苑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征文——改革四十載看徐圩

發布時間:2018-11-30 閱讀量:

改革開放同成長 與美麗工投共奮進

□  周新明

雖不是土生土長的徐圩人,但是我對于徐圩的感情和記憶卻是很深刻的。

  徐圩供銷社-------爺爺工作歷程中輾轉幾次的“根據地”,光榮退休的最后一站。父輩們童年時天不亮提著煤油燈磕磕絆絆的求學之路也是從這里延伸出去的。而今,我的工作恰好也在徐圩。

  三十多年前的老徐圩最熱鬧的地方就數辛高圩街上的供銷社了,我對徐圩的最初印象就在那半人高木頭柜臺的里里外外。在過去的年代供銷社是周邊人家買生活必需品的唯一去處。那時物資緊張,稍緊俏點的商品都得憑票,像白糖、布、煤油。。。。。所以光是有幾個閑錢是不行的,家庭主婦必須會精打細算,有計劃的過日子。

  跟著爺爺去供銷社,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擦臉的“香”。20公分高,直徑10公分的廣口瓶,里面裝的散發香味的白色膏體就是它了。整條街整條圩的人家洗完臉擦的都是這一個瓶里的。看看現在普通人家的洗手間擺放的形形色色瓶瓶罐罐。想想過去真是不可思議。

  和供銷社的紅火相映襯的是鹽圩的寂靜。一棍扔出去三五里才能看見幾戶人家,隨處可見的倒是野雞野兔。鹽田是千篇一律的,每一條格堰仿佛都是用巨刀切割般的齊整。而正是這稀稀疏疏的幾戶人家,用他們勤勞的雙手終日勞作,從鹽池里辛苦地淘出了數以萬噸計的亮晶晶的鹽花,最終堆成了比自家房子大了不知多少倍的鹽山。

  歷經多少年,乘著改革的春風,鹽場簡陋的生活條件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解決的是吃水難問題。以前人家都是聽喇叭里通知,專門等裝淡水的船只靠岸,肩挑手提往家運水。現在家家戶戶通上自來水管,干凈方便,再不用為吃水走出家門了。

  其次改善的就是行路難問題。現在大部分的原住戶都因征地而遷到了整潔靚麗、配套設施完善的“幸福家園”,余下少部分的未搬遷住戶,即使地處偏僻,也必是平整敞亮的水泥路直通向家。河面上的石拱橋替代了傳統的艞,更保障了安全。回想以前大伙出行大受地域限制:晴天尚好,頂多高低不平顛簸點,雨天可就不是那回事了,坑坑洼洼的爛泥地被踩踏的泥水四濺,搞不好還能哧溜一跤。

  如日中天的新徐圩已漸漸走出本土 ,跳出鹽田謀發展,經濟收入連創新高。近年來悅升公司連續兩次承辦國際馬拉松大賽保潔保障業務,圓滿的答卷讓更多的人來認識、了解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

  睿智沉著的中堅力量融合注入了許多年輕朝氣;領導的過人見識、英明決策與員工的踏實肯干、激情拼搏相輔相成。和改革開放同齡的我有幸見證了這美麗家園日新月異的變化,新徐圩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