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延兵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中華民族素有熱愛閱讀、尊重知識的傳統。許多人讀書的經典故事層出不窮,廣為流傳,成為一代代讀書人的榜樣。
漢朝時的匡衡年少時,酷愛讀書,但家境貧寒,鄰居富有,于是便有“鑿壁偷光”讀書的故事;司馬光警枕勵志,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于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大文豪,寫出了《資治通鑒》;蒲松齡草亭路問,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努力,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巨著《聊齋志異》……
一個人讀書與不讀書,短期也許看不出來什么差別,但是經過幾年,乃至幾十年,一定會有明顯的區別,重點是內在氣質的變化,讓你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從容自如。
有道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一個人長得再漂亮,穿得再奢侈,一張口,滿嘴臟話、胡話,馬上會讓人好印象全無。
讀書不一定讓你大富大貴,也不一定讓你位高權重,但一定會讓你的人生更豐富,遇到更好的自己!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雖有點俗氣、夸張,但也不是不無道理的。一個人不能解決知識上的缺陷,很難會有大的發展。
最近女研究生之西安利之星奔馳4S店維權成功,更是讓許多人由衷發出的感慨:“不讀書,你連吵架都吵不贏!”
知識改變命運,知識就是生產力,這是實踐檢驗過的真理,毋庸置疑。
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知識;一個人的成長,同樣離不開知識。
一個酷愛讀書的民族,一般都不會差;一個熱愛讀書的人,活得也會不錯。
德國,是號稱無聊得只有讀書的國家。它整個國家的人都愛讀書,先后誕生了無數世界級的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為國家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條件,它的許多產品、技術都處于世界領先的水平。
同樣,還有以色列,一個僅有500萬人口的國家,持有借書證的就有100多萬人,是全世界人均擁有圖書最多的國家,其人均讀書量達到每年64本,它的許多科技水平也是處于世界領先,以至于它能在與中東那么多阿拉伯國家的對抗中始終處于不敗之地,讓人不敢小覷。
有人說:”人生最不能辜負的兩件事,一是運動,二是讀書。”
運動可以使我們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有著足夠的精力去工作、去生活、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讀書,可以讓我們明事理,辨是非,更好地了解人生,把握自我。
魯迅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讀書不是一時的事,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沒事的時候,多看看書,看看有意義的書,尤其是正能量方面的書,激勵自己,也鼓舞別人。
當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時,你會發現自己已在悄悄地改變,你已不是原來的你,這是讀書后的效果,要珍惜,更要善待。
愿你今生有書相伴,有福相隨,快樂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