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延兵
生活就像天空一樣,總是一段時間是晴天,一段時間是陰天,還有一段多云的天氣。就像人終究會要生病一樣,注定無法逃避。
是宿命,也是客觀事實。
既然無法逃避,那么就勇敢地面對它。
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改變不了事實,就改變態度;改變不了過去,就改變現在。只要你愿意改變,沒有什么做不了的事情。
事實上,很多事情本身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不過是因為我們心中的膽怯,而讓它顯得異常的可怕。
人生除了生死,其余都是小事。
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
遇到不順不幸的事,不要逃避,不要退縮,而要勇敢地對自己說一聲,今天會過去,明天會來臨,新的一天會開始。
史鐵生說:“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我的職業是生病,業余是寫作。”
與許多健康人的身體相比,史鐵生無疑是痛苦的。
21歲那年雙腿癱瘓,靠著輪椅行走,后來又患腎病并發展到尿毒癥,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然而他并沒有像命運低頭,也沒有逃避現實,始終笑對人生,先后創作出《我與地壇》《遙遠的清平灣》《秋天的懷念》《合歡樹》《好運設計》等一些膾炙人口的作品,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人生可以適當地放棄,但絕不要逃避。
能做好的事,一定要用心去做,盡可能做得最好,不辜負自己,也不辜負別人;實在做不了,也做不好的事情,主動的放棄也未曾不是一件好事,是一種灑脫、一種智慧。
人最可怕的是無底線地與自己較勁,仿佛要證明自己永遠是最好的。
事實上,不要說一個個體,就是整個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有時也會顯得蒼白無力、無可奈何。
一個沒有擔當的人是很難立足于社會,也很難得到他人的信任、尊重、愛戴。
勞動不僅是我們生存、生活的手段,也是贏得尊重的前提與基礎。
一個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水平有高有低,但只要能安下心來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心盡職、努力奮斗,一樣可以取得不凡的業績,一樣會得到大家的認可。
人生無需逃避,也無法逃避,尤其是人到中年的時候。
張愛玲說:“人到中年的時候,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逃避、躲閃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只不過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一種做法。
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也是對他人的不負責。
誰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都是一點點熬的過程,熬過了苦難、熬過了艱辛、熬過了泥濘……
待你熬過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刻,等待你的一定陽光燦爛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