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同根
“兩淮鹽,天下咸?!边@句俗語在江蘇鹽鄉流傳了上千年。小小的一撮海鹽,會把餐桌上的美食點綴得有滋有味,讓人垂涎欲滴。而“天下咸”的主要產地就在江蘇連云港市,灌西、臺北、徐圩等鹽場則是重要的海鹽產地。
著名的淮鹽生產工藝,演繹了中國海鹽生產的奇葩,她經歷了從海水煮鹽、煎鹽到天日曬鹽的悠遠歲月,其中的艱辛是不可言喻的。
當熾烈的紅色火焰與藍色的海波相互凝結時,呈現出一幅海鹽生產文明的奇麗畫卷,不免讓人追憶其神奇的發展過程,想遙看那一望無際的淮鹽生產的歷史星空。
煮海為鹽是有記載的。煮海為鹽流傳著很多傳說和故事,也有文字記載。戰國時期的史書《世本》中,就有“夙沙氏煮海為鹽”的文字記錄。約5000年前,在贛榆、日照一帶,有一個部落首領叫夙沙,他用陶罐打了半罐海水燒火煮魚。突然之間,有一頭野豬從夙沙眼前飛奔而過,夙沙拔腿就去追趕。等他扛著戰利品野豬回來,陶罐里的海水已被燒干,只在罐底留下一層白色的細末。夙沙好奇地用手指蘸起白色粉末放進嘴里嘗了嘗,又咸又鮮的味道讓他驚奇不已。于是,等野豬肉烤熟后,夙沙抹上白色粉末美美地大吃起來。
那白色的粉末,便是從海水中熬出來的鹽。海鹽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神奇物質??梢源_切地說,并不是人類發明了海鹽,而是發現了海鹽。關于夙沙氏煮海為鹽的傳說既神奇也美麗。
鐵盤煎鹽是留有痕跡的。連云港海鹽生產有文字記載的產鹽史迄今也有2400多年。自古既有“煮海之利,重于東南,而兩淮為最?!钡恼f法,也有“鹽課居稅之半,兩淮鹽課又居天下之半?!敝f。既有唐代大詩人李白“吳鹽如花皎白雪”的盛贊、也有北宋詞人周邦彥“并如水、吳鹽勝雪”的佳句。
據史料記載,明朝嘉慶年間發明了“新式產鹽法”,制鹽的工藝是這樣描述的:以鹵池為本,以草蕩為資,以鐵盤為器,以灶房為所,有一未備,煎鹽有妨。具體的流程是:刈草于蕩,燒灰于場,曬灰淋鹵,歸鹵于池,煎鹽于鏖。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煎鹽普遍使用鐵盤,通常幾戶人家結成一個“生產合作社”,每戶人家掌握一塊鐵,官府也掌握其中一塊。煎鹽時大家將各自家中的鐵拿出,放置到已經砌好的墩子或者鐵柱上,拼湊出一個巨形“七巧板”鐵盤,把鹵水引入鐵盤就可以煎鹽了。至于巨大的鐵盤為什么要分成幾塊?道理很簡單,官府通過對生產工具的控制,輕松完成對鹽民的控制,是限制私鹽泛濫的最好方法。
八卦鹽田載入了史冊。從明朝后期開始,沿海一帶直接引海水利用泥池灘地曬鹽,這種古老的生產方式一直延續到現代。值得稱奇的是,聰明的鹽民們發明出神秘的“八卦式鹽田”。所謂“八卦式鹽田”,就是按照道家的八卦、九宮、八門形制,把曬鹽場設計成一個“八卦場區?!敝劣谇叭藶槭裁匆捎眠@種奇特的圖案曬鹽,有人說是圖個吉利、有人說圖個美觀,而實際上整個生產流程和其他鹽田都是一樣的。
但也有史學家認為,“八卦灘”取易經的“生生不息”之意,在設計上貫穿了一條比過去產量高的產鹽技術思路,產鹽量確實提高二成以上,極大地推動了淮鹽的發展。
平板掃鹽奠定了地位。上世紀50年代,平板灘掃鹽盛行一時,其主要工藝流程包括修灘、制鹵、結晶、收鹽四個部分。修灘一般在春曬前和雨季進行,先用釘粑將灘地泥土翻挖,再和勻、抹平、晾干、壓實,保持池板不滲透?!爱a鹽沒有鬼,全靠人和水”。逢潮汛納潮引水入灘,逐步提高海水濃度,直至成為飽和鹵水后再生長成鹽。
春曬從春分到夏至,這個時期氣溫高、濕度小、日照長,蒸發量大,是制鹵產鹽的黃金季節,有“小滿瞟水足,六月曬火谷,夏至水門開,水斗掛起來”之諺。涌現出楊再柏“常年修灘,四季保養”的經驗成為經典,在當時不僅是淮北鹽場獨此一家,還在全國鹽業系統進行了推廣,折射出淮鹽精神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平板掃鹽確定了淮鹽在全國四大鹽場中的地位,應該說是功不可沒的。
塑苫結晶創造出奇跡。上世紀70年代,塑苫結晶生產工藝試驗成功,海鹽生產進入了穩產高產的發展新階段,也奠定了淮鹽在全國鹽業的更高地位。海鹽生產屬露天生產,與農業生產一樣具有鮮明的季節性。故有“一年捆兩季”之說,即一年產兩季鹽,分春秋兩季,鹽工習慣說法叫“春掃”、“秋掃”,后稱“春曬”、“秋曬”。
長期的海鹽生產實踐,造就了一批出色的“鹽工勞?!眻F隊。如產鹽大王葉汝春、高產班組新十組等。上世紀80年代,葉汝春所在的生產小組3年產鹽達19000噸,而噸鹽生產成本只有計劃的6%,他的生產業績創造出江蘇鹽業的奇跡,堪稱海鹽生產史上的里程碑,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進入本世紀以后,徐圩鹽場西港工區新十組的董作才、曹玉清、于保金三人,他們都是市級勞模先進,僅三個單元就年產原鹽一萬噸,創歷史新高,引起了上級的重視,當時金橋鹽業公司黨委曾帶著茅臺酒前往祝賀,成為美談。
隨著我市大開發大建設的步伐加快,境內的海鹽生產僅存徐圩鹽場部分完整灘地,年產量從最高的30萬噸銳減到幾萬噸,仍在海鹽生產的歷史煙霞中守望著。
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的,歷史的步伐也總是邁向新的高地。如今,在埒子河畔的灌西鹽場誕生出一個新型鹽產業——礦鹵灘曬。就是從淮安將地下鹽礦溶化成鹵水送到灌西鹽場,經過簡單的灘地復曬即可放入結晶池產鹽,年產量可達100萬噸。利用過去二十分之一的灘地面積就能產出相同的鹽量,這難道不是奇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