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分布在全國的釀造操作首席技師到各廠區觀摩培訓,大家帶著問題和經驗來,通過頭腦風暴的形式解決生產難題,推廣先進工藝。”近日,青島啤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啤集團)釀造部糖化工段工段長柳建厚,參加了集團組織的核心骨干技能提升培訓。
“一線工人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柳建厚說,自己分享的提高投料間隔效率的經驗,在生產高峰期可以提高產量8000噸,將被推廣復制。
近些年,隨著青啤集團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的推進和具體政策的落地,柳建厚的職稱待遇提高了,獲得的榮譽更多了,在企業技術攻關、創新創效領域也有了更多主導權。
越來越多技術工人走到舞臺中央,源于“產改”工作在青啤集團的落地開花。
打通通道實現“三級跳”
柳建厚是青啤集團的一名“老師傅”。1990年入職以來,他先后5次獲得青島市級職業技能大賽冠亞軍,擁有不少創新成果。盡管有著出色的業績,但受制于以往評聘政策的“硬杠杠”,從初級工到青島首席技師,這條路柳建厚走了26年。
2019年開始,柳建厚感覺職業發展之路“好走”很多,先是獲得齊魯首席技師,后又通過企業自主評價,相繼獲評高級技師和特技技師,實現了3年“三級跳”。
青啤集團人力資源管理總部副部長戚君毅告訴記者,早年技術工人的晉升通道比較單一,有的政策過于注重年限、學歷、論文等指標,阻礙了很多技能工人的發展。青啤集團擁有產業工人2.57萬人,占職工總數78%,打通他們的晉升通道、健全激勵體系是推進“產改”的首要任務。
結合自身實際,青啤集團完善出臺了《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方案》《技能序列技能職位動態管理辦法》等,設置管理、職能技術、技能3個序列,建立由技工、助理技能師、技能師、高級技能師、首席技能師構成的5級晉升機制。產業工人可以通過業績、技能、技術革新、技能貢獻等維度,進行評聘。
“新的管理辦法涵蓋青啤集團所有崗位,打破了過去的政策‘壁壘’。職工可以根據職業規劃轉換晉升序列。”戚君毅說。
2019年,青島市人社局啟動企業自主評價工作,青啤集團成為首批試點單位。試點以來,青啤集團聘任高級工及以上人才3820人,其中特級技師有32名。
從一專多能到一專全能
今年4月,在青啤集團第45屆“提高質量紀念日大會”上,裝酒工冠軍趙理超和其他獲獎選手獲得了表彰。這讓他們不僅得到了獎金激勵,還能優先參評集團首席技師等職稱。
作為一家有著120年歷史的企業,青啤集團存在著技術工人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如何縮短內部差距,培養一批符合時代需求的產業工人,是青啤集團的必答題。
早在2006年,青啤集團即探索建立“1-1234”培養體系,即:一套管理體系,一支優質師資隊伍,兩個練兵主題活動,公司、區域、工廠三級專家庫,在崗培訓、專業學校、實訓基地、云培訓四大培訓模式的“測-學-練-考-評”的培訓閉環。
在此基礎上,青啤集團還編寫了10個關鍵崗位、31個核心技能、9232條技能標準,作為師帶徒和日常操作的規范;組建的三級專家庫,可以實現“2小時內跨廠幫扶解決技能問題”;四大培訓模式,每年人均培訓51.2課時。
隨著車間數字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崗位對于技術工人的需求已經由一專多能提高到一專全能。作為以賽代培的有效抓手,青啤集團堅持每兩年舉辦一次職業技能大賽,不僅增加了一專多能賽項的占比,還與時俱進增加了新業態項目。
“我們通過各項獎勵機制吸引職工積極參賽,再通過一專多能的賽制倒逼職工主動掌握技能。”戚君毅說,如今,青啤共有1800名職工被評為技師、高級技師、首席技師,關鍵崗位多能工占比81%,技能通崗占比43%。
“被尊重”激發內生動力
“產改”推進初期,青啤集團內部有過多次探討:怎樣才能讓技術工人感受到被重視,如何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除了政策、待遇的改善,尊重是青啤集團能夠給予的最大鼓勵。”青啤集團工會負責人說。
2021年,青啤集團工會發起“我們的節日·禮贊勞動者”主題活動,在勞動節當天通過各種形式慶祝屬于自己的節日,樹立勞動者最美的價值觀;在集團的質量月活動表彰職業技能大賽獲獎選手,提高產業工人的關注度;舉辦“青啤大工匠”等評選活動,為優秀技能工人提供舞臺;收入、評優、待遇持續向一線傾斜,積極推薦產業工人成為市、區人大代表,集團新增產業工人職工代表63人……
一項項措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青啤集團職工的價值觀:在這里,技術工人更有地位,更有前途。面對疫情的沖擊,2022年,青啤集團業績不降反增,產品銷量807.2萬千升,營業收入321.7億元,同比增長6.65%。
如今,產業工人能流汗、肯吃苦早已不夠,更要懂技術、會創新。青啤集團依托創新工作室,為職工搭建了體系管理、平衡記分卡、知識管理、全員設備管理等10余個創新平臺,給技術工人搭平臺、壓擔子。
2016年,青啤投資20萬元建設PLC實訓基地,全權交由精通數控系統的維修工段長李延豐負責,建成后的實訓基地不僅成為青啤智能制造人才輸出中心,還與青島大學自動化專業聯合教學,培養智能裝備維修電工等骨干200余人,為青啤數字化轉型儲備了人才。
得益于優質的培育沃土,近年來,青啤集團職工合理化建議同比增長72%,“全青”換瓶法、“建厚”測糖法、“新海”無菌閥套等幾十個以本人名字命名的創新成果在集團廣泛推廣,成為全員創新的發動機和孵化器。